暂估三种方式介绍:
(一) 月初回冲:是指当月货到票未到时,先将采购入库单暂估入账。进入下月后,核算模块在存货明细账自动生成与暂估入库单完全相同的“红字回冲单”,冲回存货明细账中上月的暂估入库;对“红字回冲单”制单,冲回上月的暂估凭证。收到采购发票后,录入采购发票,对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做采购结算。结算完毕后,进入核算模块,执行“暂估处理”功能,进行暂估处理后,系统根据发票自动生成一张“蓝字回冲单”,其上的金额为发票上的报销金额;同时登记存货明细账,使库存增加。对“蓝字回冲单”制单,生成采购入库凭证。
(二) 单到回冲:是指当月货到票未到时,先将采购入库单暂估入账。下月初不作处理,采购发票收到后,在采购模块中录入并进行采购结算;再到核算模块中进行“暂估处理”,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回冲单、蓝字回冲单,同时据以登记存货明细账。红字回冲单的入库金额为上月暂估金额,蓝字回冲单的入库金额为结算单上的报销金额。
(三) 单到补差:是指当月货到票未到时,先将采购入库单暂估入账。下月初不作处理,采购发票收到后,在采购模块中录入并进行采购结算;再到核算模块中进行“暂估处理”,在存货明细账中根据报销金额与暂估金额的差额生成调整单,自动记入存货明细账;最后对“调整单”制单,生成凭证,传递到总账。
暂估三种方式选择:
(一) 月初回冲:月初回冲,是指将上月底的暂估业务,在本月初时,原数冲回。
(二) 单到回冲:单到回冲,是指将上月底的暂估业务,在本月初时,不做原数冲回,而是等单据到时,再原数冲回,重新按照单据入账。
(三) 单到补差:单到补差,是指将上月底的暂估业务,在本月初时,不做原数冲回,而是等单据到时,按照单据和暂估业务入库的差数调整入账。对于受托代销采购业务,不论是本月暂估还是以前月份暂估的入库单,均采用单到补差的暂估方式。
暂估三种方式优缺点:
(一) 月初回冲:月初回冲是老的手工账常用的做法,这种做法在我们系统中明显缺陷是月初采购暂估和存货暂估不一致 ,当然总账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时点控制达成一致。
(二) 单到回冲:单到回冲是很多客户常用的,这种回冲方式便于理解、也简单。
(三) 单到补差:单到补差在受托代销业务中用的比较多。
(一) 月 初 回 冲
月初回冲:是指月初时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回冲单,报销处理时,系统自动根据报销金额生成采购报销入库单。
业务描述:
7月份,收到宝钢集团100吨钢材,货到票未到,已估价100元/吨并验收入库。
7月末,发票未到不予处理。
8月份,收到宝钢集团开来的100吨钢材发票,单价为150元/吨,发票含税金额为17550元。
会计分录如下:
7月份 货到票未到: 借:原材料 10000
贷:应付账款-暂估应付款 10000
7月末 票还未到,不予处理
8月初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回冲单:
借:原材料 10000
贷:应付账款-暂估应付款 10000
8月份票到: 借:原材料 15000
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2550
贷:应付账款-票到应付款 17550
(二) 单 到 回 冲
单到回冲:是指报销处理时,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回冲单,并生成采购报销入库单。
业务描述:
7月份,收到宝钢集团100吨钢材,货到票未到,已估价100元/吨并验收入库。
7月末,发票未到不予处理。
8月份,收到宝钢集团开来的100吨钢材发票,单价为150元/吨,发票含税金额为17550元。
会计分录如下:
7月份 货到票未到: 借:原材料 10000
贷:应付账款-暂估应付款 10000
7月末票还未到,不予处理
8月初票还未到,不予处理
8月份票到: 借:原材料 10000
贷:应付账款-暂估应付款 10000
借:原材料 15000
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2550
贷:应付账款-票到应付款 17550
(三) 单 到 补 差
单到补差:是指报销处理时,系统自动生成一笔调整单,调整金额为实际金额与暂估金额的差额。
业务描述:
7月份,收到宝钢集团100吨钢材,货到票未到,已估价100元/吨并验收入库。
7月末,发票未到不予处理。
8月份,收到宝钢集团开来的100吨钢材发票,单价为150元/吨,发票含税金额为17550元。
会计分录如下:
7月份 货到票未到: 借:原材料 10000
贷:应付账款-暂估应付款 10000
7月末票还未到,不予处理
8月初票还未到,不予处理
8月份票到: 借:原材料 5000
贷:应付账款-暂估应付款 5000
借:应付账款-暂估应付款 15000
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2550
贷:应付账款-票到应付款 17550